查看原文
其他

“梦天”圆梦告诉我们什么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11-0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大国飞天,圆梦太空。

昨天,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后续,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放眼世界,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昨天也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去世13周年。1967年,他在一次卫星方案论证会上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词。1970年,他又提出“航天员”一词。有网友说,我们可以告慰钱老,航天人正在接续奋进,他的不少设想正在化为现实。


在感慨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科技实力雄厚的同时,我们不禁思考:短短几十年间,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再到完成空间站建造的“超级工程”,中国航天有什么成功密码?

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图源:新华社




站在历史纵深处看,载人航天事业的成长,何尝不是伟大祖国“强起来”的生动缩影。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晚、基础薄,相比美俄有着数十年差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要横空出世,一起步就要赶超到位。”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1999年正式起步,2005年“第一步”收官,2017年“第二步”完成,2022年中国空间站如期建成,实现“第三步”的跨越。

三十年过去,我们见证了许多个载人航天的“第一次”: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第一次开展空间科学主动实验,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第一次“太空授课”,天舟货运飞船第一次应用性飞行……每个“第一次”,都是时间的刻度,圆梦的标尺。

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图源:新华社


有的国家只盘算100天,有的国家却能规划三十年。大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步走”,小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国人在实现强国梦想的征途上,既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更有说到做到的果决行动。

中国航天为什么能?有人说,航天事业是“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因为它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夙愿,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集结了全国的科技力量。不难发现,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协同、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的结果。

正是循着这条逻辑,我们有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了“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战略定力,才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实现赶超发展。

正是循着这条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均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对科技创新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回望中国航天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遭遇美西方的重重技术封锁,还面临着底子薄、技术门槛高等状况。但我们深知核心技术讨不来、买不来、化缘不来,惟有汲取验、自力更生,方能成就每一个飞天逐梦的大胆设想,方能实施一次又一次航天任务。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术难关、推动了一项又一项航天技术转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其中就包括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


现今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满了“自主知识产权”。举例来说,此次梦天实验舱的专属“座驾”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曾成功发射过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攻关历时10余年,克服了四大关键技术,是我国低轨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

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图源:新华社


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没有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惟有把关键核心技术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国际竞争的“马拉松”中赢得比较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2016年,在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航天事业是集体事业。载人航天精神背后是航天科技团队日复一日的刻苦攻关、拼搏研发。回想起攻关岁月,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曾说,为了赶上任务的进度,“我们白天做晚上做,星期天星期六也做,过年过节也做”。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航天科技团队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这首《祖国不会忘记》唱出了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集体心声。在艰苦环境下开展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饱含着一个个航天人不求名利、舍小家为大家的默默奉献。


不少人或许还有印象,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面的过程中突然解体,7名宇航员罹难。当时,正值中国航天员大队选拔首飞梯队的关键时刻,大家都为中国航天员受到的心理压力而感到揪心。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航天员大队党支部收到了全部参训的14名备选航天员递交的请战书,他们一致要求争当首飞第一人。最后,杨利伟脱颖而出。

杨利伟在《太空一日》中回忆道,发射当天,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共振持续了26秒。后来有人评价:26秒,见证了中国航天员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赤胆忠心。

“我们有幸成了人们的踩路石.....石子铺就的小道或大道,任由人们踩踏。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有一位航天幕后英雄这样写道。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图源:新华社


现如今,我们早已对“感觉良好”“北京明白”的一问一答习以为常,亲切关心起“出差三人组”的日常起居,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航天大国自信自强的体现。

但不能忘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甚至是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换来的。

正如一位航天人写下的诗:“你要写航天,就不能只写航天。要写黎明前坚守的眼,要写黑暗中不灭的灯,要写深山里的发射架,要写戈壁上的马兰花。”

迈向“空间站时代”,我们的太空探索正不断结出硕果。“北斗”指路、“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梦想接连实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载人航天精神仍然是强大的“助推器”,让我们追寻星辰大海的征途行之愈坚,让我们叩问苍穹的脚步永不停歇。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